人物
时段
朝代
诗文库
无了禅师 唐末 · 周朴
五言律诗 押东韵
不学世所惜,是何无了公
(一作云)匡虚院(一作殿)外,虎迹乱山中。
昼夜必连去,古今争敢同。
禅情岂堪问,问答更无穷。
麻姑山仙都观新殿记1203年12月1日 南宋 · 周必大
 出处:全宋文卷五一五一、《平园续稿》卷四○ 创作地点:江西省吉安市
物生天地间,有象斯有数,成毁相寻,抑有理焉。
孔子作《春秋》,既书成周宣榭火,又书晋梁山崩。
夫无室曰榭,犹未免于火,山有朽壤,亦未免于崩,况夫名山胜境,道宫极土木之工,岁月侵久,非朽即燬,岂特数哉,理固然也。
或葺或新,乃传无穷。
建昌军抚州南城县,出南门六七里有麻姑山,予尝游焉。
自寻真亭而上,径蹊纡峻,次以界青、双练、枕流三亭,县瀑对泻,雪溅雷吼,天下奇观也。
进至龙潭唐明皇时黄龙尝见,奉祀至今。
自此骤得平地,是为仙都观,世传蔡经旧宅,方士号丹霞小有天
麻姑事实具载颜鲁公碑。
仁宗尝赐飞白「来」字,元丰间封清真夫人,元祐改封妙寂真人。
徽宗加号真寂冲应元君,榜曰「元通之殿」,皆宣和御笔也。
观后齐云亭,望军城仅如聚落。
其西十里别有丹霞福地,初循稻畦,寻复陟巘。
两山之间,圳亩层出,原泉灌注,旱则蓄之故不乾,涝则泄之故不溢,黄冠藉以自给。
庆元六年庚申三月戊寅,融风告灾,栋宇夜烬。
明年改元嘉泰,知观事李惟宾创正殿七间,博十丈,深六丈有奇,依《营造法式》。
容阁帐三间,分列三清及天帝、地示九位于上,其下则元君居中。
东偏奉宣和二牌、三朝内禅诏;
西为皇帝本命殿。
宏壮华丽,殆过于旧。
群祠外环,三门前耸,位置先定,以渐图之。
方营求之初,故妻益国夫人王氏首施钱三十万,于是宾以记为请。
案颜碑及郡人李泰伯文,观兴于天宝,至梁凡百六十年而葺焉。
由梁迄本朝康定辛巳垂百四十年,敝又改为,今复一百六十年。
数虽适然,理则存乎其人。
戒谨所不睹,恐惧所不闻,何畏乎郁攸?
风雨攸除,鸟鼠攸去,何忧乎朽蠹?
东海扬尘,犹或可待,况二百载之近乎?
三年十二月旦,周某谨记。
庐陵日记(起隆兴癸未三月甲辰,止是年六月壬午。) 南宋 · 周必大
 出处:全宋文卷五一五五、《杂著述》卷三
绍兴壬午,寿皇初政,予自御史起居郎,兼权中书舍人、圣政所详定官
明年癸未改元隆兴,时随龙龙大渊、曾觌颇用事。
予因进故事每以为言,寻缴其知閤之命,坐是请祠而去。
三月庚申出关,六月壬午归至庐陵永和镇,此当时行记也。
越八年,迨乾道庚寅始还朝云。
三月甲辰,晴。
金给事彦亨缴驳龙大渊、曾觌除知閤指挥
近台谏交章论列二人怙宠妄作,既而止罢大渊副都承旨,而觌自带御器械并有此迁,又中书舍人张真父之出颇涉大渊,外议纷然,故论之。
乙巳,二相呼召都堂宣示御札,大略谓给舍大渊等,盖为人鼓惑,议论群起,在太上时小事岂敢如此。
彦亨归家待罪。
丁未,被旨无罪可待。
己酉,再同彦亨入奏乞罢。
庚戌,再被旨不允,仍宰执谕旨早参假。
壬子,同彦亨参假,讲筵留身谢。
上曰:「朕察卿务举职,但朕欲破朋党、振纪纲耳。
卿第安心」。
甲寅,二相道上意已再除两知閤,且云给舍想已无他。
予曰:「前降指挥大渊别与差遣,觌依旧带御器械
今遽申命,岂敢但已」?
遂留除命不下。
乙卯左揆后省不书二知閤录黄,上令龙大渊与在京宫观
既批旨,御笔令且止。
丙辰,三省再奏龙大渊既未与宫观,欲且用朝命止差权閤门,凡百与正除无异,但不繇后省尔。
上再三不可,云且待。
戊午,常朝退,欲就讲筵纳劄子乞祠,会有旨权住讲,遂入奏。
己未,御批依所乞,三省拟职名以进,御批更不除职名。
龙大渊干办皇城司
庚申,受敕主管台州崇道观,以状申尚书省乞免谢辞。
四月朔辛酉,辎重登舟。
壬戌,出暗门,寓宝成寺
予以庚辰岁三月二十八日到阙,今以是日离后省
四月二日供职太学,今以是日出门,适三年矣。
癸亥,至广兹,别姚媪坟。
甲子,雨,旋霁。
骨肉登舟出城,予循城过北关就之。
李平叔大监、陆务观编修、邹德章监丞、王致君判院、范至能省干携诗相送。
解舟至闸下,遇修梁而止。
乙丑,晴,复隤。
甥尚贡之告别,遂行,夜距长安闸十馀里止。
丙寅,大风雨。
崇德县不留,夜宿福严渡口。
丁卯,大风雨不止。
早,枢密使张魏公入奏事,舟过谒之,并见其子钦夫及属官冯圆仲
携儿上福严寺,屋宇皆新,惟佛殿天禧旧物也。
昔有真觉大师志添归老此寺。
志添泉州南安岩主之门人,能持胎藏咒为人却鬼魅不祥,自宫禁妃嫔皆尊信之。
仁宗赐御书「戒定慧」及梵书两轴,皆金字也。
元祐中,陈才人为遂宁郡高丽磨衲袈裟一副,上有金环锔,勒郡王所题二十三字。
才人即钦慈皇后,王盖徽宗也。
又有南安岩主墨迹数字,皆藏寺中。
黄鲁直尝作《莲花岩铭》,今刻于泉州,盖志添京师归时送之。
风稍定,解舟,晚距秀州三十五里止。
戊辰,晴。
秀州不留,晚宿施泾。
己巳,过平望,少留。
未后抵吴江县,登塔四层。
携家游臞庵名园也
主人王氏,名份
申后移舟过垂虹,泊县北。
庚午,乘顺风而行,过平江府,不留,夜宿无锡县
辛未,早雨,旋止。
过洛社,少留。
携儿登开利寺
寺有十数小院。
夜宿常州门外。
壬申,自城中过,晚泊沙子口。
癸酉,早过沙子,风大作,白瀁浅涩,舟人束手,强之使行,而风亦止。
晚至计亭,船尾高,不能度桥,遂止。
王仲贤来迓。
甲戌,早入荆溪,次宜兴县
舟过长桥,水极清驶,篙师几不能制。
午后乃至外舅宅,相别四年矣。
乙亥邑宰姜敷言诏以下及庄氏诸亲往复,不尽记。
丁丑,早出南门,度银树岭,至台庄拜外祖给事坟。
守者盛四七,死已二年,惟一女在,破屋半间而已。
相去里许有毛百一、毛百二,呼来共治祭奠。
己卯,赴寺观开启天申节。
庚辰,天气清和,同庄德迈出南门,约行四十里,游洞灵观,阅长庆四年杨汉公题名碑、保大九年韩熙载记文、本朝蔡肇诗。
主者应若谷出天禧金宝牌、(其文曰「玉清昭应宫成天尊万寿金宝」。)慈圣光献皇后玉衮校(上上大吉,中平不利。),又指望圣母殿小池云:「京师醴泉观水也」。
饭罢登山,入张公洞
初至烧香台颇平广,自此下临栈道,篝火以入,怪石错立,如真武像,如人形,如狻猊,如耐重蹲踞,不可殚名。
道士指一穴曰:「此天师炼丹灶也,穴中土黄而细,可治疟压惊,取之不竭」。
又指石上兽迹曰:「此天师系驴处也宜兴人至今讳驴,其说颇不经。)」。
路穷,攀缘而上,有穴达山背,谓之风洞穴。
口甚隘,匍匐乃可出。
游洞宜冬,冬则气温,且不蒸润,今日挟纩犹凛凛也。
此去金沙寺颐山陆希声讲易台皆不远,日已斜,不果往。
与德迈对饮洞口之石岩,流水平布,颇类水洞。
久之遂过湖洑镇,山色如画,溪水绀绿,所谓罨画也陆希声《君阳山居记》东溪注云:「溪两岸多朱藤花映溪,远望如画,好事者因目之为罨画溪。」又云:「君山之阳,水贯太湖,山势盘曲,湖水回洑,因名洑渚。」)
惠氏南园葺治极有法,溪流正贯园中,隔街即大第。
吾方倦游,不无慕焉,归县一更后矣。
旧读《陈子高诗集》载善权景物奇绝,当卜后期。
乙酉,报谒郭提举知训字宅心枢密三益之子。)
宅在观巷,自谓东坡旧居。
门外数步即通真观,造于陈大建三年,初名宏道,唐改兴道,本朝赐今名。
殿宇摧败,过者惧压焉。
观中有双柏院,绍兴二十八年大风拔一柏去,其存者甚大。
有丹井,道士相传吕洞宾屡至此,以为有丹也。
唐人尝作观记,南唐徐锴亦为之,铉篆其额。
是日外舅置酒相饯。
初夜起视,云气甚异。
丙戌,留妻孥外舅家,单舸发宜兴,溪流清快,不移时至定誇,盖太湖口也。
丁亥,舟人言风作,予乘轿陆去,崎岖三十馀里方至荻浦,而舟自湖中来。
今日风本不高,而波浪汹涌,声如万木,况风饕乎?
晚泊独木山下叶家团,去湖州十八里。
戊子,早过湖州,望城中楼观缥缈,环以溪山,宜晋唐以为名郡也。
申时过德清县,溪桥颇壮丽,有左顾亭,谓放龟也。
二更宿凤口。
己丑,早过安溪,午后至馀杭县
舣舟税亭下,溪流即苕水也,自天目山出,注于湖。
宝轮寺,祭程氏亡妹一娘。
寺兴于齐之永明,真庙时赐今额,兵火,惟存钟楼。
晚宿沈监税宅,尚贡之妇家也,贡之在城中。
庚寅,早同祝升卿秀才洞霄宫,去县约二十里。
青山九锁,溪流不断。
道傍有仙人迹,相传秦始皇移山,仙人拒之,其说荒唐难据。
众山之中一峰稍高者,天柱也。
宫门立钱镠大碑,颇叙兴废,馀皆无所考。
招知宫监陈希声饭。
抚掌泉,泉水常濆溢而不加多。
遍游五洞,惟大涤可观,顶如砥平,入至龙井而止。
栖真洞去宫稍远,山极高,可望府城
洞中有石乳,下覆如宝盖。
石室洞甚平凡,道士云:「以吴天师藏书剑得名」。
龙洞风洞不可入,强名耳。
未时还县,贡之自府中来,置酒待诸沈。
五月辛卯朔
早,同贡之甥游径山,道过无相院、普净院皇祐间陈述古尝留题。),约四十五里至山下。
雨作,饭于廨院。
院后有玉乳泉,白称其名。
肩舆上山,少休半山亭,弥望皆大,风雨过之,龙虎吟啸,令人耸然。
自山脚至寺仅十里地,本龙湫,唐国一禅师化而居之,形势峻窄,屋宇层出,不足以容众。
大慧禅师宗杲长老时用意创千僧阁,遂为巨刹。
旧无常住,云龙自打供,不许置田,其奉事龙神甚严。
井在祠前,相传水通天目山
东坡所谓乞归洗眼者,此水也。
斋粥不敢击木鱼,往尝误击,地裂鱼涌,以鱼龙为同类也。
山多两足小蛇,不伤人,背有金缕,自腰以下纯青,云龙神眷属也蔡君谟集中有游山记。)
长老蕴衷来迓,同访黄世永文昌从政,遂见杲禅师于明月堂。
壬辰黎明世永至含晖亭候日出,隤翳无所见,下视群山皆培塿也。
食罢,乘山轿游白云庵菖蒲田、喝石岩。
又有凌霄亭,峻甚,不果游,此寺之后山也。
归历僧寮作坊,轩窗栏槛间云气可掬。
昨日自邑中来,望丛林在山半,即寺场也。
若其山之最尊者,必能极目万里。
癸巳,同世永出寺门,步至南塔峰,眼界可亚含晖。
连日冒岚气,又陪杲禅师蔬食,遂作脾寒,薄暮大呕乃定。
是夜施主作水陆道场,二更就含晖请圣,衷老请观。
圣灯闪烁,合离如曳,萤爝上下众峰之间,云龙神所化也。
顷有人掩得之,盖木叶耳。
请圣毕,迎入寺中,铙钹旗幡,鼓吹俳优,纷然前导,聋瞽俗士如此。
昨日衷老以新到,具饭待,予亦在坐,每食必献艺,支利物如州郡体,亦可笑也。
甲午,别老下山。
侍者了贤同世永送别无相院。
未时馀杭,小酌沈家遂行,贡之甥送至岳庙前。
晚宿彭坞口柴店,离县十五里。
乙未,欲便道趋桐庐,故由桐岭入长福院午饭。
值盛暑,雇夫懦弱,数步一息,急改涂之富阳县,少休于接待院,为舟行计。
既得舟,即解去。
偶遇上水风,夜半桐庐县
是日路中见村夫戴艾叶,方记端五,市十数粽,均及仆隶。
丙申,早发桐庐,雨作,风犹顺。
七里滩,登严先生祠堂,今谓之九垄院。
有三僧主香火,先生塑像居中,以方处士、范文正公方干旧居在对岸鸬鹚白云原,至今方族甚盛。)
堂中有唐崔儒所作记,而李宗谔修《图经》,误书作碑人姓名,前郡守董弅辨證详明,刻于碑隤。
钓台高峻,雨滑不可上,解舟回望而已。
晚次严州,泊安流亭下。
丁酉,吴守槩、倅司马伋、潘昌期及州官相访。
司马即文正公曾孙。
潘,大主之孙。
建德赵茇,清献家也。
晚赴州会于高风堂,借八兵。
戊戌,早行,诸公送别放生池上,《图经》谓之西湖
山郡殊无陂泽,故贵之。
连雨,小溪暴涨,徒涉颇艰。
晚过白沙渡,宿叶家店。
己亥,早过寿昌县,饭于广安寺
晚至乌石山衢州龙游县界。),山如削铁,悬瀑十仞。
其上有幽岩精舍,今为宗室仪恭孝王功德寺
意欲一游,而从者终日冒大雨,皆告惫,遂呼山轿而上。
路极峻狭,约三里乃至,楼阁层出,极目千里。
旧岩在山之顶,以形势迫窄徙焉。
绍兴甲寅张魏公题字案间,僧就刻之。
匆匆下山,笼箧皆远去,日暮泥泞,崎岖奔走,一更后及于大楼,亦好奇之过也。
庚子,雨行极劳。
过顺溪,市井颇盛。
食时至莲花寺,溪涨桥断,遂宿。
辛丑,早行二三里,过赵清献公神道,不果入。
至溪边仅得小舟,争济者纷然。
既渡溪,地势平衍,山远而秀,非严陵比也。
午后抵衢州,沈守度、任倅昌照、潘倅龄、李教授知己新邵李大夫元老、肇庆王大夫衣、筠守曾朝散逊相见。
入城,泊如归馆,易八兵。
大雨终夕。
壬寅,雨。
毛平仲幵提干自栏柯石桥相访,赴州会于思政堂
堂颇宏丽,张苍巨山所造。
未后发衢州,闻常山道中溪涨无舟,遂行江山路,宿新磡,去城三十里。
癸卯,过江山县,避雨海会寺梁天监中,某甲舍宅造。)
雨不止,复行。
途中邸店颇多,望见江郎石三株拔起平地。
晚抵礼贤镇,投宿太平寺
寺极破敝,长老善参来谒。
衢州至此凡一百一十里。
甲辰,入信州界,邸店稀矣。
晚投宿灵鹫寺之驻麾堂。
寺宇幽洁,山势环抱,贯休尝留诗。
长老智源至光相洞口,将仕郎叔度、龙举并自临安来,共宿。
叔度辰州溆浦人
举,潭州人
雨昼夜不止。
乙巳,早冒雨行,已而少霁。
自昨日路已硗确,今日尤崎岖也。
食时次广丰县县官相见。
同年涂文伯为丞,致羊面酒,报谒即行。
唐校书郎有道先生墓。
申后至中团,有报恩寺,粗雅洁,欲宿不果。
行至信州水南,日已落矣,遂入太霞宫。
寓客充满,无所容膝,排道士之闼宿焉。
是日行八十里,里堠又远,故费力如此。
丙午,早至江边,浊流浑浑,上浸民居,呼小舟过渡甚危。
绕城诣广教展墓,馆于藏殿。
长老怀璧、闽士刘大方相访,陈守扃、苏倅楷、田提干兴宗、汤教授衡、沈上饶作式、前兴化吕守大举继来。
苏、沈、吕皆金陵僚旧;
汤,同年也。
是日才晴,夜复大风雨。
丁未,晴。
设僧供,招璧老、刘生饭。
延昌山人参,自云为先妣卜地者。
访陈学正(旧名抃)
及其侄惇。
予顷在此从陈彦国先生学,抃其弟,惇其子也,请奉米遗之。
过廿妗、廿八妗宅,又过四一监家庙,哭廿九舅(四一名湘,字南仲。)
报谒沈上饶,县治极宏壮,前令周閟为之。
有吏才,侍郎纲之子。
子权,今为此州司户
戊申,焚黄毕,赴州会于面山堂后圃,宛然记旧游,二十八年矣。
时章思召为郡守,外家犹盛,今惟败其室者与孟女存耳。
予既久失慈训,而妣之乳母孟,亡弟子柔、予之乳母姚婢永寿,无一在者,诵「无人论旧事」之句,堕泪久之。
上饶五伯祝文来,其居与先大人坟相直,劳以缗钱。
己酉,早至陈先生宅,拜其夫人詹氏,年七十,聪敏过人,正言公之女也。
其子惇言:其舅詹房州尧可干人朱姓者有子年二十,貌甚肖通判
舅氏婢望儿有孕而逃,为朱氏所得,此子疑吾舅子也。
望儿今复嫁一朱秀才,而二朱皆玉山
予惊喜,徐诘其名。
惇惧纷纭,不复肯言,姑志之。
申后登舟,溪涨舻鸣,岸如奔马。
夜泊唐罗步后十二年岁在乙未,三月七日,被召过玉山,陈君相送于此。因呼朱氏子来,其名曰遂,不能辨其是否。盖望儿初入汪圣锡家,旋归詹氏而生此子。詹以畀其干人朱庆,遂冒其姓云。)
庚戌,早过汭口镇、弋阳县,皆不泊。
终朝望见龟峰,如行南康江中对五老峰,所谓「横看成岭侧成峰」者,甚欲一至其下,而溪湍不能舣岸。
午后强舟人使泊,得步曰桃花,上有步口市,雇二夫前导,约十馀里抵瑞相院(今为陈丞相功德院。)
长老慧光来谒。
院前皆逼山,而其前列三十二峰,大抵皆石崖也。
地势峻迫,以无水为患,门外有观音泉可汲。
予初谓山势昂首俯背,故以龟名寺,僧乃指山顶石形如龟云。
回至渡口,入桃花台之妙音院,颇有前辈题咏,元绛厚之参政之父守文亦有诗,厚之为刻碑。
台乃临溪盘石耳,未尝种桃,惟石上窠臼十数,覆以孤松。
相传道士于此鍊丹,或云葛洪,非也。
申时解去,晚抵贵溪县,泊三山堂下。
三山对溪石山也,粗恶无足观。
是日,舟中望远,山极秀杰,舟人云灵山也,跨饶、信二州界云。
知县右通直郎谈庄来,舍舟馆于县驿。
此去上清宫龙虎山不远,暑甚,仆疲,且闻泛舟诘曲方见形势,不果游。
辛亥,天申节。
访十八外祖宅,见四二舅筌字得可
及其所生养娘。
四十舅籥字同可
侍叔外祖母摄官静江,未归。
叔外祖二女:其长再嫁田昭,次嫁徐兢明叔之子。
其老仆李安相州人,识先父云。
食罢发贵溪,陆行四十五里,宿香炉源,途迂阻如八九十里。
壬子钦宗大祥。
仙岩,望众峰联属,俗呼排衙山。
曾宣教熹遣人致书。
晚宿大岭(距金溪十馀里。)
是日涉安仁,入金溪界,路稍平易。
道中见抚守张安国榜示民户:凡奇零税绢别差官受纳,随给户钞。
其法可取。
癸丑,早至金溪
乙卯岁尝过此,值大水留数日。
知县右通直郎李炜邢州人宣和二年御史中丞森之子。
言其父在台时,待制邓之纲进状,诉太傅王甫强娶其爱妾阿马于别馆,经宿乃遣。
事下台治,如所诉。
甫乞移狱,御批改送开封府
府尹王鼎之纲讯杖二百,遂承诬告,森坐此罢。
与元符以来诏旨所载略同。
尉曾大鼎,字国器永和人,来致家酿。
留县驲。
易轿夫而行。
至耿源市,有新兴寺,天尚早,不宿。
过清江,渡甚狭,而水可造纸。
晚下路里许,投宿灵岩寺,雅洁可爱。
筼筜轩,大竹成林。
金溪已四十里。
甲寅,早入南城界,过章山寺,少休。
午后抵军城,军本抚之南城县
水号旴江张天觉江西漕,穷其源出血木岭,留五言诗一首。
新守赵子礿将至,郡官皆不在,惟通判龚朝奉铸、教授刘修职德广相见。
德广就驿置酒,复以郡酿凤山泉遗之。
热甚。
乙卯,早出西门,行十馀里,游麻源第三谷。
未至数里,石岭盘互,水行其间,略类洞霄。
访卷石岩,入云门寺
乡人南安太守陈杭父子殡寺侧,为之悽然。
寺前有灵丰庙,正临溪流,颜鲁公所谓源口有神,祈雨辄应者也。
地出二石,就塑神及夫人像。
遇科举岁,士人竞乞梦占得失,他祈祷亦验,崇宁中封善应真人。
庙中刻谢灵运《三谷诗》。
三谷:麻姑第一,桃花坪第二,此为第三。
桃花坪今不可考,华子冈翻经台、铜陵石磴,但存髣髴耳。
郡人王三锡读书山中,凿石治亭榭,种木为园,规模可嘉,近不复来,山房亦废。
饭罢步入大霄观,闻近处有九井,或云无足观。
别由小路过麻姑山
约行十里,至山脚寻真亭,遇笋舆来迎,遂上山,其纡峻亦略类径山
中路有界青亭,次双练亭,悬瀑对泻,雪溅雷吼,天下奇观也。
进至龙王祠,其下有潭,天宝中黄龙见于此。
自此始得平地而为仙都观,相传即蔡经宅,方士谓之丹霞小有天
观宇虽古而道士星居,无复清高气象。
主者胥景常具饭五峰堂
五峰谓葛仙、朝真、望仙、拜仙、秦人,皆强名也。
元丰间麻姑清真夫人,元祐改封妙寂真人,宣和加上真寂冲应元君徽宗御书「元君之殿」四字,仁宗亦尝赐飞白,馀见鲁公碑。
鲁公塑像在祠堂中,近有蔡藁参议绘十贤以配之。
十贤皆本土人:参政陈彭年永年、直讲王无咎补之、贤良李觏泰伯、少卿蔡冠卿元辅、左丞邓温伯圣求、灌园先生吕南公次儒、侍郎朱彦世英及三曾兄弟也。
吕有孙,已废其业。
泰伯无后,学中诸生岁时祀其家。
观后有星亭、齐云亭
齐云望军城如一聚落,景常云观之极西乃丹霞福地,欣然往游。
初循田塍,仅能容足。
既而复登山,两山之间泉流不绝,良田叠出几万亩,未尝旱涝,皆观中常住也。
山行十馀里,极麻姑之巅,自山缺过丹霞界,入祥符观
乾德二年南唐临川齐王李景达与开山道士道英相善,为造此观。
初名真皇章圣朝改今名。
三清以下七像皆铁铸,并其栋宇扁榜多国初旧物。
道士邓师善出画像,意其即齐王者,后人妄加赭袍尔。
王与道英三帖,每帖冠以「周旋」二字,如答贺正便云「周旋,以新正特辱示贺」之类。
纸尾题衔云节度兵马元帅太师尚书令临川齐王押书,送某人。
天策上将军印,亦其官也。
日斜急归,景常送颜碑二本。
下山由大路,自尉司出,行十五里,宿绕池铺。
丙辰,晚至南丰县知县不在,丞张承事耀卿及同官相访。
极暑,疲惫,几不能出语,亦坐昨日游山之劳也。
自出南城门,望诸山迤逦,而军山杰出数百丈,其左四小峰尤秀拔。
人物炳灵,有自来矣。
丁巳,早,黄元授钺通判相访,世永之父也。
出西门谒之不遇,遂过石仙观,去县十馀里,敕额曰冲寂。
汉张道陵天师十八代孙开山,因岩为屋,冷气逼人。
真宗朝有冷道者,蝉蜕大树中,王博文尝祭以文,久之树合,人遂以为伪。
元祐中邑令辟视之,形状宛然。
张天觉赋诗实其事,曾子宣、子开皆有诗。
又闻道士王介甫墨迹,并观侧有栖真岩,张仙师葬焉。
病倦,不暇询访而归。
道过福胜院,俗呼箍篮寺。
是行望军山尤近,相传吴芮尝驻军于此,故曰军山
按图牒在县西北四十里,高二十三里二步,第二峰有龙穴,旱涝祈求皆验。
《寰宇记》云山下有神,能兴云雨,山顶有王、郭二仙圣迹。
黄元授自言岁九月率一至山背,登三仙坛。
山峻不通车马,往往攀援而上。
三仙谓王与郭及其师浮丘伯云。
山下有护国、清凉等寺,王介甫、三曾皆尝留诗。
曾子固与其父不疑、名易占。)正臣名致尧
皆葬县之世贤乡昌后耆,地名龙池洞;
子开葬世贤乡塘源耆,地名狮子冈;
子宣京口
张丞携其祖右丞澄明达文集来,集中论画甚精详,盖李伯时自出也。
戊午,早发南丰,过溪桥,颇壮丽。
宁都遣人来迎。
未后至松石铺,畏暑而止。
己未,昧爽,有星大如月,烛地有光,流向东南没。
巳时至广昌县令亦不在,主簿张从政瑀及同官相访。
县置未久,褊陋殊甚。
六月庚申朔
早发广昌,以驿路无人烟,出西门入小路,多行崖腹及野彴。
约二十里至郎君潭,始遇村店,四十里达驿路,遂入宁都界。
午后抵吴池铺,献之甥及邑丞林梓、巡尉等、庆云文尔长老皆来迎。
病暑气羸卧,与老道旧,夜宿铺中。
辛酉巳时宁都县,与大姊别十年矣,追怀子柔,相向而恸。
晚,长道置酒。
初,归途当出临川清江,急欲至姊家,故由贵溪金溪一百二十里,金溪南城八十里,南城南丰一百二十里(其实止八九十里。)南丰广昌一百二十里,广昌宁都一百二十里。
甲子东尉觉民迪功投书。
丁卯,早,约孙宣季札、庆云尔老、东山庆传及献之甥出郭二十里游桃林
长老宗炜葺治寺宇颇备,堂下有泉,岁八月常竭,春末渐归,故号结夏泉
宣季年八十三,所居名延春谷,可以为对。
宣季诸父志康、志举皆名士,见东坡集中,今皆无后矣。
去寺数里有七佛岩,南唐尝舍金银字经,寺宇今废。
饭罢,游金精山阳灵观。
山如削成,蔽亏险怪,其色赤黑,乏秀润。
相传汉初吴芮过山下,闻张氏女有殊色,欲聘之。
女诱凿山为洞乃可相从。
洞成,女飞空降语曰:「吾金星之精,降治此山,岂若偶耶」?
惶惧而退。
今被发、石鼓诸峰皆傅会之说也。
自观中穿石穴,过三清殿,望群山周围无缺,独左崖微罅,水涓涓下滴,贮以方斛,注为流杯池,前邑丞姜觉所造也。
大暑,而崖下凛然。
日落乃归,道傍有东阳岩,一黄冠居之,庭宇颇幽静。
望见木钟、杵臼栖岩间,唐人鍊丹遗迹也。
庚午初伏,雨凉。
洪州劄探都督府五月出师,收符离,获萧琦、蒲察徒穆等。
史直翁是月十五日罢相。
壬申,过惠政桥,游东山
癸酉,晚别长道、大姊,登舟行数里止。
甲戌,早至唐步虚,令七四及宁都寨巡检邢宝归县。
午后河东虚,尔、传二长老相别。
申时过石城江口,舟人上庙。
夜宿白头翁。
乙亥,早入石,水既涩,而舟人不熟河道,冲撞倾侧,欲碎者数矣。
午间恶热,未后暴风异常,正触乱石,危不可言,急令诸仆入水持舟。
久之,风定方能去。
夜宿白田。
丙子,风雨。
巳时雩都县,不泊。
过大滩一名梁面
亦险,而招滩者熟知河道,捩柁有方,赖以安然。
夜略系缆,乘月复行。
丁丑,早过七里镇一名东江务。),抵赣州,泊唐步门。
权州任提刑文荐希纯来,假大舟以居。
寿量寺访旧居,惟卢光稠铸铁佛及罗汉在耳。
癸酉岁到此,今复十一年矣。
是日江水暴涨,昨夜浮桥断裂。
任希纯云:传闻南安军发洪,浮沫蔽亏。
戊寅,早约李及之饭,不至,与陈老、高行二甥及李仪之綦共食。
食罢,过水东奠李氏妹坟,问途于华严堂,披荆棘至墓下。
归同汪强中提干澹游郁孤台,面对崆峒,俯视章贡城壁仅如绕带,盖登临之胜地也。
强中言顷侍其父彦章南迁,以事至广西灵川漓水上,见秦时垒大石以杀水势,谓之铧觜,水触石分流,故其字从离,有碑记其事。
又云铧觜有二,其一在古北口
小酌台上,循城过庾江楼,访八境台,不复见矣。
后得桂管观察使孟威《重修灵渠记》云:灵渠海阳山水一派也,谓之漓水
旧说秦命史禄吞越峤而首凿之,汉伏波征徵侧而继疏之,所以导三江五岭
其后堤防尽坏。
唐宝历初观察使李渤重为疏引,寻又堙圮。
咸通中为用五万三千馀工,费五百三十馀万,起九年九月,而以十年十月毕工。
诏书嘉奖云:「省所奏新添岭首运粮路铧觜堰、灵渠斗门事,具悉」云云。
己卯,极暑。
早,谒客慈云寺,遇长老妙应,同过报恩,酌廉泉,入景德寺而归。
李均秀才携长书相访,养素处士珙之子。
予幼从养素学。
齐述之乱,父子死于兵,族人以为其后。
李仪之、马君寿永之、胡从周镐皆致来禽,其致羊酒者皆却之。
巳时赴州会,退而解舟。
赣县诏宽之及丞簿尉送别数里外,丞即从周,簿姓曾,名三复,皆吉州人
至储潭上庙,庙有唐刺史裴谞诗石。
晚泊横弦上。
庚辰午后万安县
知县左承议郎程九万相访。
申后得水手即行,江涨,十八滩皆平。
辛巳,早至泰和县
知县右奉议郎张之德、簿右迪功郎晏滋访快阁,有过客不可登,颇以为恨。
巳时得水手即行。
七兄自永和来,一别复五年。
未后遇大风雨,趋岸以避之。
晚泊白沙。
壬午,早移舟东岸,登凤山拜坟,遂过方广与吕氏姊及兄弟会,哭子柔攒堂。
饭罢归永和本觉寓居。
悯忠寺无垢净光塔铭 唐 · 张不矜
 出处:全唐文卷三百六十三
我闻西方有大圣佛。伽号曰觉。
在伽毗罗城精舍阁内。能庇极四天。
超證诸果。而毫照劫界之外。
罔不谛听而归之。时战外道。
昧佛威力。有善相者谂之曰。
汝当堕无间大地狱。受旃檀罗业。
若能悔过从正。悛心归真。
当于劫毗罗城。三岐古塔。
崩坏日久。无人修崇。
能造轮枨。书陀罗尼咒。
于其塔内。念诵精持。
减罪恒沙。受大安乐。
其名曰无垢净光塔。夫塔者所以睹像生敬。
祈者所以昭德塞违。虔诚依投。
罔不示应。我大唐皇帝陛下孝因冥感。
圣以天资。太上皇不宰功成。
禅代法禹。创业垂统。
时邕象尧。复宝位为太上。
与兆人为父母。珍符景命。
充溢寰瀛。止难锄凶。
洗清天宇。光禄大夫范阳郡大都督府长史河北节度支度营田海运等使摄御史大夫归义王史思明
硕量天假。宏谋神授。
仁被𨔝植。忠越古今。
竭节布恳成其名。砥心砺行存乎道。
昔在平卢也。于曹禅师早发宏愿。
于彼造塔。初经始未搆。
属中原乱离。有难便赴范阳
其塔便罢修葺。今重承恩命。
允釐东郊。缅想□诚式副前愿。
敬于悯忠寺般若院造无垢净光塔一所。池五饰(疑)工力已周。
夫其始也。堙垝墉精院(疑)掘地及泉宝其炭。
隐以金椎岌其阶。公输运斤。
离子督墨。摹规彟矩。
而陶甓雾集。俗驰缁走。
而瓴甓云屯。工以子来。
人以心竞。哉生明。
月既望。乃勤朴斲。
夫其甃凹摩凸。刓方铲圆。
龙鳞错落以用密。□杰竖以攒扣□栱杈□以分赴。
绮疏回合以洞开。夫如是月有旬矣。
尔其层构削成。枨轮孤耸。
金幢插汉。截虹霓以中分。
宝铎连星。碍望舒而假道。
密迩睚眦以缺立。偫仙□曳而下来。
怪兽蜿拿而捧龛。石人屃赑以承级。
崒若蓬壶仙馆耸珠阙□□重。皎如天台四明琪林于绝顶。
夕而望之。月当蒙汜。
星辰晶晃而攒临。晓而望之。
日上扶桑。云霞蔽亏而捧出。
既忏诸累。能植胜缘。
时八部天人。九有缁俗。
日夕匍匐而归之。徒观其趋福庭。
登梵扃。披倒景。
跻重冥。启洞户。
排疏棂。勃窣嶙峋。
□□青荧。俯瞰万像。
平步高元。回惶怛悸。
既如折牝于阊阖。涉级聚武。
又若搏壁上之翠屏。尔乃周游层甍。
婴倚飞楹。□□栈道。
诘立四顾而震魂。井干陵临。
穷览周流而失瞬。至于契□法者湛乎真寂
悟八解者得乎津梁。于是舣涅槃岸。
屏瀑流河。窥其神咒。
置于层刹之中。峨峨梵幢。
列于毗罗之院。逗影而八苦皆忏。
闻铃而三业都捐。用能裨佑熙朝。
希嘏保佑门阀□修文偃武。康□于极乐之国。
归马休牛。鼓腹于华胥之代。
求蒙是作。式创铭云。
都聚相之严厉兮巍然孤耸。如天下来兮若地之踊。
琼龛层刹兮骈巃嵷。龙蛇兽拿兮鬼神捧。
轮枨岌嶪兮土宇瞻悚。铃音聪合兮威力潜拱。
亚相持边兮被光宠。镇此门兮谋重富国保家兮千万亿。
右武卫大将军嘉州刺史墓志铭元祐九年二月 北宋 · 范祖禹
 出处:全宋文卷二一五七、《范太史集》卷四六
侯讳世职,字叔良,越懿王德昭之曾孙,彰化军节度使、舒国公惟忠之孙,保宁军节度使楚国安僖公从信之第二十六子。
母孙氏,富阳郡君
所生母徐氏,太宁县太君
初赐名,补率府副率,历右监门率府率右千牛卫将军右监门卫大将军右武卫大将军嘉州刺史
侯性警敏,髫龀就学,宗藩器之。
年十二,安僖公尝会宫傅,侯侍坐,宾戏之曰:「闻好读书,有何事」?
侯即对曰:「资父事君,忠孝而已」。
安僖公深嗟赏。
及长,无侈靡玩好之欲,聚书至千馀帙,名儒硕学之士多从之游。
趣尚清远,不屑世务,志在多识前言往行,经籍自娱而已。
富阳夫人疾亟,侍药衣不解带,灼臂灌顶,祷请备至。
由是崇信佛教,深戒杀生。
居丧哀毁骨立。
及葬,遇大雪,跣扶柩,行数十里,哀感行路。
晚而好禅宗之学,栖心真寂,不复茹荤,超然有遗俗之意。
为赞颂至二三百篇,曰《通明集》。
元祐元年闰二月二十日卒,年三十有九。
支体柔弱如生,内外异之。
娶陈氏,南康王洪进之裔,右侍禁宗诲之女,封寿安县君
自寡居,不御脂泽,常服大练,非祭祀宾客,酒肉不陈于前。
送迎不踰阈,能守侯之家法。
四男:长未赐名卒
曰令流、曰令丙,并右班殿直
曰令玕,左班殿直
九女,亡者四人,第二女适陈宁之,次适王正臣,第五女适王存,皆三班奉职,一在室。
九年二月己酉,葬河南永安县
铭曰:
亹亹东阳,敏学而文。
惟孝惟忠,事父事君。
非茍知之。
亦行之勤。
刑于室家,壸范有闻。
景教流行中国碑 唐 · 僧景净
 出处:全唐文卷九百十六
奥若常然真寂
先先而无元。
窅然灵虚。
后后而妙有。
元枢而造化。
妙众圣以元尊者。
其唯我三一妙身元元真主阿罗诃欤。
判十字以定四方。
鼓元风而生二气。
暗空易而天地开。
日月运而昼夜作。
匠成万物。
然立初人。
别赐良和。
令镇化海。
浑元之性。
虚而不盈。
素荡之心。
本无希嗜。
洎乎娑殚施妄。
钿鉓纯精。
间平大于此是之中。
隙冥同于彼非之内。
是以三百六十五种。
肩随结辙。
竞织法罗。
或指物以托宗。
或空有以沦二。
或祷祀以邀福。
或伐善以矫人。
智虑营营。
思情役役。
茫然无得。
煎迫转烧。
积昧亡途。
久迷休复。
于是我三一分身景尊弥陁诃。
戢隐真威。
同人出代。
神天宣庆。
室女诞圣于大秦
景宿告祥。
波斯睹耀以来贡。
圆廿四圣有说之旧法。
理家国于大猷
设三一净风无言之新教。
陶良用于正信。
制八境之度。
鍊尘成真。
启三常之门。
开生灭死。
悬景日以破暗府。
魔妄于是乎悉摧。
棹慈航以登明宫。
含灵于是乎既济。
能事斯毕。
亭午升真。
经留廿七部。
张元化以发灵关
法浴水风。
涤浮华而洁虚白。
印持□字融四照以合无拘。
击木震仁惠之音。
东礼趣生荣之路。
存须所以有外行。
削顶所以无内情。
不畜臧获。
均贵贱于人。
不聚货财。
亦罄遗于我。
斋以伏识而成。
戒以静慎为固。
七时礼赞。
大庇存亡。
七日一荐。
洗心反素。
真常之道。
妙而难名。
功用昭彰。
强称景教。
惟道非圣不宏。
圣非道不大。
道圣符契。
天下文明。
太宗文皇帝光华启运。
明圣临人。
大秦国有上德曰阿罗本。
占青云而载真经。
望风律以驰艰险。
贞观九祀。
至于长安
使宰臣房公元龄。
总仗西郊。
宾迎入内。
翻经书殿。
问道禁闱。
深知正真。
特令传授
贞观十有二年秋七月
诏曰。
道无常名。
圣无常体。
随方设教。
密济偫生。
大秦国大德阿罗本。
远将经像。
来献上京
详其教旨。
元妙无为。
观其元宗
生成立委。
词无繁说。
理有忘筌。
济物利人。
宜行天下。
所司即于京义宁坊造大秦寺一所。
度僧廿一人。
宗周德丧。
青驾西升。
巨唐道光。
景风东扇。
旋令有司。
写真。
转模寺壁。
天姿汛彩。
英朗景门。
圣迹腾祥。
永辉法界。
西域图记及汉魏史策。
大秦国南统珊瑚之海。
北极众宝之山。
西望仙境花林。
东接长风弱水
其土出火浣布返魂香明月珠夜光璧。
俗无寇盗。
人有乐康
法非景不行。
主非德不立。
土宇广阔。
文物昌明
高宗皇帝克恭缵祖。
润色真宗
而于诸州。
各置景寺。
仍崇阿罗本为镇国法主
法流十道。
国富元休
寺满百城。
家殷景福。
圣历年释子用壮。
腾口于东周
先天末下士大笑。
讪谤于西镐。
有若僧首罗含
大德及烈。
并金方贵绪。
物外高僧
共振元纲。
俱维绝纽。
元宗至道皇帝令宁国等五王。
亲临福宇。
建立坛场。
法栋暂桡而更崇。
道石时倾而复正。
天宝初
大将军高力士送五圣写真寺内安置。
赐绢百疋。
奉庆睿图。
龙髯虽远。
弓剑可攀。
日角舒光。
天颜咫尺。
三载。
大秦国有僧佶和。
瞻星向化。
望日朝尊。
诏僧罗含僧普论等一七人。
与大德佶和于兴庆宫修功德。
于是天题寺榜。
额载龙书。
宝装璀翠。
灼烁丹霞。
睿札宏空。
腾淩皦日。
宠赉比南山峻极。
沛泽与东海齐深。
道无不可。
所可可名。
圣无不作。
所作可述。
肃宗文明皇帝灵武等五郡。
重立景寺。
元善资而福祚开。
大庆临而皇业建。
代宗武皇帝恢张圣运。
从事无为。
每于降诞之辰。
锡天香以告成功。
颂御馔以光景众。
且乾以美利。
故能广生。
圣以体元。
故能亭毒。
我我建中圣神文武皇帝披八政以黜陟幽明。
阐九畴以维新景命。
化通元理
祝无愧心。
至于方大而虚。
专静而恕。
广慈救众苦。
善贷被偫生者。
我修行之大猷
汲引之阶渐也。
若使风雨顺。
天下
人能理。
物能清。
存能昌。
殁能乐。
念生响应。
情发目诚者。
我景力能事之功用也。
大施主金紫光禄大夫同朔方节度副使殿中监赐紫袈裟僧伊斯。
和而好惠。
闻道勤行。
远自王舍之城。
聿来中夏
术高三代。
艺博十全。
始效节于丹庭。
乃策名于玉帐。
中书令汾阳郡王郭公子仪初总戎于朔方也。
肃宗俾之从迈。
虽见亲于卧内。
不自异于行间。
为公爪牙。
作军耳目。
能散禄赐。
不积于家。
献临恩之颇黎。
布辞憩之金𦋺。
或仍其旧寺。
或重广法堂。
崇饰廊宇。
如翚斯飞。
更效景门。
依仁施利。
每岁集四寺僧徒
虔事精供。
备诸五旬。
喂者来而饭之。
寒者来而衣之。
病者疗而起之。
死者葬而安之。
清节达娑。
未闻斯美。
白衣景士。
今见其人。
愿列洪碑。
以扬休烈
词曰。
真主元元。
湛寂常然。
权舆匠化。
起地立天。
分身出代。
救度无边。
日升暗灭。
咸證真元。
赫赫文皇
道冠前王。
乘时拨乱。
乾廓坤张。
明明景教。
言归我唐。
翻经建寺。
存殁舟航。
百福偕作。
万邦之康。
高宗纂祖。
更筑精宇。
和宫敞朗。
遍满中土。
真道宣明。
封法主
人有乐康
物无灾苦。
元宗启圣。
克修真正。
御榜扬辉。
天书蔚映。
皇图璀璨。
率土高敬。
庶绩咸熙。
人赖其庆。
肃宗来复。
天威引驾
圣日舒晶。
祥风埽夜。
祚归王室。
韨氛永谢。
止沸定尘。
造我区夏。
代宗孝义。
德合天地。
开贷生成。
物资美利。
香以报功。
仁以作施。
旸谷来威。
月窟毕萃。
建中统极。
聿修明德。
武肃四溟。
文清皇域。
烛临人隐。
镜观物色。
六合昭苏
百蛮取则。
道惟广兮运惟密。
强名言兮演三一。
主能作兮臣能述。
建丰碑兮颂元吉
重修临高寺 唐 · 常允之
 出处:全唐文卷三百九十六
闻夫谓天盖高。敬授羲和之职。谓地盖广。俯穷章亥之步。元圭降瑞。故别于九州。玉衡正时。乃分于七曜。伊恍惚其尚尔。况泡幻之为言。岂若世雄湛然。不生不灭。在有为而是空。入无閒而非假。豪光发照。遍近远而咸烛。法雨散沾。普大小而同润。运其自在。海变成酥。现以威神。移山□□□轻舟于彼岸。济以浮生。俨高驾于长衢。诱其愚子。示方便力。说最上乘。难可以声求。难可以色见。智慧具足。功德巍巍者欤。临高寺者。西魏□书□刘谦之宅。舍充寺焉。处高临下。兹以建号。杏坛竹径。舞□□楼。孰为列戟之门。俄成布金之地。溉白石之涧。斜带逶迤。枕黄轩之原。傍连逦迤。□□更兴替代易侯王。川岳多沸腾。征戌匪遑。晏禄去公室。政行私门。天网于是不恢。法轮由其暂息。乐崩礼坏。宁复云乎。遂令象教凋残。梵宇沦落。歇灭之望。虽异叹于芜城。慞惶之游。未殊悲于火宅。若行若坐。每是思惟。于戏我唐。德淳仁洽。岁无荒札。边尽封守。鸿儒硕秀。继踵于□台。赤乌朱雁。接翼于祥府。仍精想道意。锐念真寂。升乾用尊于九五。世界载广于三千。有若大比邱上座释法震。俗阎氏也。寺主智琬。俗杨氏也。德祖踵美于魏公。续伯见贤于太傅。行祛五浊。心清六尘。登于仁寿之路。超以阎浮之境。都维那昙一。俗贾氏也。朝廷获宠。恃外戚而相国洛阳驰声。劳文章而佐郡。济拔贪著。汲引津梁。摇玉柄而开谈。雁听不去。坐银床而入定。鸟乳何惊。众比邱释惠琬彦庄嘉□法琇法会法海道林□超谈论昙晞希逸惠静等。并庇影禅林。凝情定水。已除疑网。其振颓纲。弥天掞天之才。词光丽藻。东山北山之部。义了精微。力役将候于子来。制作共符于造化。□是或杖锡。或乘杯。踰崄槎木以攸往。泳淙编桴而利涉。途穷理迫。便作是念。言顺志柔。而为譬谕。喜檀施之众。以大伽蓝。罄衣钵之馀。以崇轮奂。事惟靡盬。诚无怠遑。谛听则被物如云。降伏则偃人犹草。资供雾濩。轠轳霆砰。然后详共工之度费。审班匠之施巧。经之营之。不盈不缩。珠贝之宝。非独汉皋。松石之材。宁专岱圳。再加剞劂。重肆彫砻。势戢孴以攒倚。状支离而分赴。造宫观于天路。日月出入于其閒。浮梁柱于星躔。烟霞栖泊于其表。千栌竞糺。大鹏垂而欲飞。百栱争高。翔□仰而何逮。摇尘尾。直对香炉。岩耸鹫头。下临禅窟。长廊䆗窱。曲榭周流。丛阶珠草而未名。倒井瑞莲而几色。璀璀粲粲。金碧炯晃而燐乱。炜炜煌煌。丹青炳焕而昭彰。映以甘泉之玉树。隐以昆崙之银阙。北据竹箭。激波浪以成池。南距荆衡。峙峰峦以层阁。尘飞劫石。似拂云衣。风触鸣琴。乍传天乐。故知功高由志。业广由勤。功成而其颂可宣。业就而其名可著。将持圣绩。在勒丰碑。陵谷可迁。相好常住。敢凭此义。不朽斯文。铭曰。
皇矣能仁。空即是真。
青莲曜目。丹果开唇。
恒沙世界。累劫微尘。
作礼围绕。谁之与邻(其一)
曰若比邱。仁精行修。
究竟微妙。洞达元幽。
言惊黑鼠。先乘白牛。
欲设方便。思伏其柔(其二)
声高道安。业尊惠远
禅林永迈。寂路忘返。
德洽云摇。信行风偃。
将植龙树。先经鹿苑(其三)
爰始结构。广兹□宇。
铎迥风吟。□危云聚。
丛倚□立。杈牙邪竖。
璧露银泥。绳交金缕(其四)
远瞻迢遰。回望崔嵬。
文以粟玉。藻以玫瑰
彫甍凤翥。画壁龙来。
自然风角。何必天台(其五)
云蔚霞烁。赫奕彰灼。
下极窅冥。上肆寥廓。
瑶林琼树。蕙楼芸阁。
海变成田。此其如昨(其六)
诗偈 其六十 唐 · 庞蕴
故宅守真妻,不好求外色。
真妻生男女,长大同荣辱。
外色有男女,长成爱作贼。
有妻累我来,牵我入牢狱。
我亦早识渠,诱引入吾室。
内外总团圆,同餐一钵食。
食饱断虚妄,无相即无福。
若论真寂理,同归无所得。
唐东都奉国寺德大师照公塔铭840年 唐 · 白居易
四言诗 押词韵第一部 出处:全唐文卷六百七十八 创作地点:河南省洛阳市
大师号神照姓张氏蜀州青城人也。始出家于智凝法师。受具戒于惠萼律师。学心法于惟忠禅师一名南印。即六祖之法曾孙也大师达摩宗神会而父事印。其教之大旨。以如然不动为体。以妙然不空为用。示真寂而不说断灭。破计著而不坏假名。师既得之。揭以行化。出蜀入。与俗人有缘。用(一作月)开六坛。仅三十载。随根说法。言下多悟。由是裂疑网。拔惑箭。渐离我人相者。日日有焉。起正信。见本觉。顿发菩提心者。时时有焉。其馀退恶进善。随分而增上者。不可胜纪。夫如是。可不谓烦恼病中。师为医王乎。生死海中。师为船师乎。呜呼。病未尽而医去。海方涉而船失。粤以开成三年冬十二月。示灭于奉国寺禅院。以是月迁葬于龙门山。报年六十三。僧夏四十四。明年。传教主院上首弟子沙门清閒。纠门徒。合财施。与服勤弟子志行等。营度丧事。卜兆于宝应寺荷泽祖师塔东若干步。窆而塔焉。示不忘其本也。其诸升堂入室。得心要口诀者。有宗实在襄。复俨在洛。道益在镇。知远在徐。曰建在晋。道光在润。道威在潞。云真在慈。(一作磁)云表在汴。归忍在越。会幽齐经在蔡。智全景元绍明在秦。各于一方。分作佛事。咸鼓钟鸣吼。龙象蹴蹋。斯皆吾师之教力也。不其盛欤。众以余忝闻法门人。结菩提之缘甚熟。请于塔石。序而铭曰。
伊之西北,洛之南东。
法祖法孙,归全于中。
旧塔会公,新塔照公。
亦如世礼,祔于本宗。
宁国院记元祐二年二月 北宋 · 释元照
 出处:全宋文卷二四三四、道光《新建县志》卷二一、民国《杭州府志》卷三八、民国《新登县志》卷七
新城邑,古为东安郡宁国院在邑之南,相去五六里,地名陆渚,又在渚之北坞,所谓青峦山也。
晋郭文举者,河内人,雅好山水,晋室既乱,渡江来吴,尝栖隐于兹山。
独坐严穴,性不干俗,葛巾鹿裘,少私寡欲,受佛戒,持经法。
山中多虎,而室无藩篱,有虎张口,乃引手探之,得大横骨,便曳尾而去。
明旦,置死鹿于其室侧,其至诚感物有如此者。
既而遐逝,乡人慕之,乃塑形仪,立祠宇,以时致祭
至于旱潦患难,有所祷求,皆立见感验。
乡长孙邳率财立斋馆佛宇于祠之旁,仍闻于朝,遂赐「碧流」为其额,命僧以主香火,即东晋惠帝隆安五年也。
自是逮于唐末,经会昌,累遭废而台殿犹存。
至懿宗咸通中,孙干与众进状,乞请重创,遂复元额。
中和间巢寇作乱,例为煨烬。
至光启三年梁太师杜棱复葺廊宇,起石幢于殿砌。
晋天福八年,院僧得銶、智聆等重建大殿
吴越王钱氏始更为碧沼,以其门枕小池故也。
太平兴国四年,院僧德仁不堪治事,请全著者主之。
著付廷琏,琏付廷献,献付自与,与付自忠,忠付自南,南付善祥。
祥有道行,为人知识,出己募众,躬勤营缔,至于堂殿像设,一皆新之,受用供事,靡不充备。
主院事仅三十年,遂付今善孜。
凡八士,历一百有九载。
圣朝祥符中复改赐今号。
其院幽旷寂绝,萧然世外,流泉奇峰,竹花卉,四时佳致,足以悦耳目,养神性,禅诵经行,吟咏自适,真所谓兰若僧坊,宜乎外方高流之所道也。
故其徒居常不下二十馀众,皆节俭守行,遐迩向风。
唐贤方干,巨儒名僧,多所留咏。
元祐改元秋九月,予尝以结界之命,因寓上方数宵。
其徒有好事者,相与从予丐为之记。
明年仲春望日,始获执笔。
既而编次事迹之本末,仍复为书后云:佛出于西竺,祗陀须逮首建祗宇精舍。
洎灭后千馀年,其教始流于东,汉明帝为摩腾法兰首建白马寺
又数百年,渐于江南,吴主为康僧会建初寺
自尔僧徒既众,寺宇益多。
五代时钱氏据有吴越,大阐吾教,造寺度僧,不可胜数,故今天下言佛法者无盛于江左矣。
且夫寺者所以安僧,僧者所以持教,教存则佛之遗化布于四海,流于无穷。
其有见者焉,闻者焉,往往回邪复正,迁善远恶,廓情尘,叩真寂,逍遥于形器之表,上以毗天子垂拱之化,下以为黎庶殖福之境。
夫如是,则梵刹之设,其济世益物可胜道哉!
凤山释元照记。
按:《淳祐临安志辑逸》卷七,武林掌故丛书本。
谢谭南恩寄六目龟 宋 · 朱翌
七言绝句 押灰韵
无了禅师斸草莱,清江使者六眸开。
我今筑屋虚空里,亦复蹒跚出海来。
茶亭 唐 · 朱景玄
五言绝句 押删韵
静得尘埃外,芳小华山
此亭真寂寞,世路少人闲。
钱次道学士 宋 · 释克勤
 出处:全宋文卷二九○五
人人脚跟具有此一段大事,佛与众生无异无别。
但佛觉證圆融,群灵染惑,遂相悬远。
是故诸圣出兴,独唱此大法,谓之直指人心,见性成佛。
特接上机,要利根种性觌面相呈,更不拟议,逴得便行。
所以灵山立却榜样,才拈起花,迦叶便笑。
若更论他如之若何,则蹉过也。
器量既等,无虚授者。
自尔源源到今,得證契悟,如恒河沙
只如俱胝见天龙,得一指,鸟窠吹布毛,侍者大悟
岂有许多路布言诠,返惑乱其真性。
举要而指,唯是灵利上智以透脱根尘,截断生死为意,向日用中高著眼,觑破万缘。
一切胜劣境界,了无一实,惟有本来灵明大解脱,亘古洞今,长时活鱍鱍地。
一念契合,得无挂碍,便放下人我知见,世智辩聪,喜愠得失,种种执著,坦然一切平怀,初不妨日逐作用,筑著磕著,俱为本地风光。
应物现形,不将不迎,湛然真寂
逗到腊月三十日,便了当得所谓把得住,作得主。
岂不见老庞长养,临行谓于頔相公:「但愿空诸所有,慎勿实诸所无」。
枕公膝,乃行。
杨侍郎透彻圆融,立节立朝,下梢启手足,乃云:「沤生与沤灭,二法本来齐。
要识真归处,赵州东院西」。
不是向结交头得力也。
大凡存诚向慕,本不希闻见谈柄,正欲确然清身洁意,内守虚闲,外廓闻见,密运慧刃,剸割情欲,返照回光。
如灵云见桃花,香严闻击竹,以至「不是风动,不是幡动,仁者心动」,「非风铃鸣,我心鸣耳」。
按:《佛果圆悟真觉禅师心要》卷下终。